南京神康心理医院 > 精神疾病研究中心 > 精神障碍 >

情感性精神障碍

来源:南京神康心理医院 日期:2014-09-02 10:13

  情感性精神障碍(心境障碍)是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扬或低落为基本特征,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,并反复发作,间歇期完全缓解,症状较慢者可达不到精神病程度的精神障碍。一般预后良好,少数病人可迁延而经久不愈。本病发作可表现为躁狂相或抑郁相。

  又称心境障碍,是以心境或情感显著而持久的改变——高扬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,伴有相应认识和行为的改变,有反复发作的倾向,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。发作症状较轻者可达不到精神病的程度。情感性精神障碍

  病因病理

  情感性障碍的病因未明。相关因素有:

  (一)生物学因素:

  1.遗传因素: 流行病学凋查结果表明遗传因素是本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先症者家族中同病率为一般人口的30倍,一级亲属的预期发病北海为7.2-16%,血缘关系越近,发病率越高,单卵双生子同病率(69-95)显著高于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(12-38%)。患者的子女既使在出生后不久即寄养于正常人家中,日后患病率仍很高。

  2.病前性格特征:环性性格特征是发病的基础。分三类素质:①忧郁素质表现为沉静、严肃、遇事认真、多悉善感,遇挫折易陷入肖极。②轻躁狂素质表现为开朗乐观、热情好动、进取心强、精神充沛,常带有情感高涨色彩。③环性素质为上述两种素质特征的交替出现,每种可历时数月之久。情感性精神障碍

  (二)心理社会因素:常作为一种促发因素而起作用。

  情感性(心境)障碍的发病机理:

  (一)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假说:如儿茶酚胺(CA)假说认为抑制郁症患者脑内CA不足,多巴胺(DA)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(HVA)降低;躁狂时则增高。五羟色胺(5-HT)假说认为脑内外交困-HT的增多与减少和躁狂症与抑郁症有关。有人提出胆硷(Ach)能一去甲肾上腺素(NE)能活性平衡失调假说,认为Ach能活性亢进,NE能活性降低可能与抑制郁症发病有关;反之与躁狂症发病有关。

  (二)神经内分泌失调假说: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激素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增高,服用地塞米松后,不出现抑制现象。同时,促甲状腺素对于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的反应迟缓或消失。推测这些内分泌反应异常可能与间脑、下丘脑生物胺的功能障碍有关。

  南京神康医院是华东引进“新一代智能型“EFG-MX”脑神经递质检测仪的神经科医院。新一代智能型MX脑神经递质检测仪仅需8分钟采集脑神经递质信号,同时建立了配体与受体互相作用的一整套理论,能够准确扫描定位大脑中受损的脑细胞,精确判断致病因。

  • 相关阅读
  • 热点讯息
  • 推荐资讯

版权所属:南京神康心理医院

医院地址:南京市下关区幕府西路118号

联系电话:400-1879-120

门诊时间:白天8:00-5:00(全年无休)